金融科技瞭望台关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回复: 0

中国股市即将面临汉唐盛世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
发表于 2024-10-16 04: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是一个小插曲,2013年8月16日早盘,突然而至的大单将数十个权重股打到涨停,上证指数一下子跳升百点,市场一片哗然。中午跟朋友谈及此事,我还笑着说,本来要写一篇中国股市正面临汉唐盛世的文章,看来要延期了,在大涨之后,去写这样的文章是不合时宜的。午后传来消息,是光大的自营盘出了乌龙指,很快上证回吐了全部涨幅,尾盘报收下跌十几点。这篇文章也就如期写下去了。
  本人相信光看这个标题很多人都要拍砖骂街了,别急,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人拍砖,这个在当下的中国是不现实的,类比于一个官员没有任何的被弹劾,如果真发生了就表明这篇文章本身跟这个官员本身类似,已经懒的被评价了,对于这点本人很自信,好或者不好,这也将是一篇足够引起争论,思考,共鸣或者是骂街的文章。
  股市经过了连续6年的下跌,N多股民套牢,水深火热。近期市场对银行缺乏货币的担忧再次引发跳水,上证指数从2300直线跌到2000点之下,当下在2000点的上方维持一个窄幅震荡,很多股民已经被股市折磨的伤痕累累,还有希望吗?希望在哪里?从本文的标题就知道本人的答案了,股市不仅有希望,而且即将面临汉唐盛世,2000点背叛中国股市的后果可以类比49年春背叛中国革命。
  撇开经济说股市是无本之木,如果要把股市的问题说清楚,一定要先说经济。在悲观人的眼里,我朝经济永远是危机爆发前夜,泡沫,危机,崩溃这些词已经N次见诸于某些经济雪茄之口,然后事实上,我国的经济保持了诺干年的高增长,看空的可曾对过?本人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客观的描述一下我国的经济状况。
  先看一则新闻,对于业界争论不休的中国经济运行“上下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给出明确答案:中国经济下限“稳增长”和“保就业”,上限是防范通货膨胀。政府为什么如此注重GDP的数据?为何如此看重就业率?保持一定的GDP增长才能保持一定的就业率,否则很多人无所事事的,不利于社会安定,没事就会琢磨问题,就会自己给自己找事,调回北京的海瑞正是闲下来之后才发现了问题所在,所有的一切背后正是嘉靖皇帝,于是有了天下闻名的弹劾,目标是皇帝。因此,就业率必须保证,也就相当于必须保持GDP的增长底线,不可动摇。
  先简单来回忆一下近期GDP的数据,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2.1%峰值开始,一直到现在GDP一直在走一个下降通道,中间只有一个季度反弹过一次,但是近六个季度的数据是逐步变缓的,一直维持在8附近,如果把GDP的增长率画成K线,五日均线已经接近走平,下跌的趋势正在变缓。
  GDP由四部分构成,第一是投资,第二是消费,第三是政府支出,第四是贸易
  先说投资,投资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是房地产,这个问题单独说。2009年为了应对危机启动了四万亿投资,通过一年的传导,2010年第一季度的GDP达到了峰值12.1%,其中投资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是因为提前透支了很多投资项目,随后投资增长数据开始下滑,导致了GDP的增长率开始逐步走低。但是不要忘记了,城镇化即将开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目前中国正准备将这一预言变成现实。关于城镇化相信很多人要提出一堆的理由来说明城镇化有N多的困难,有太多的不实际,以及面临太多的风险,但是可以负责的说,困难和挑战肯定是有,但是城镇化必须要搞,非搞不可,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就好比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大量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会隐含极大的风险,但是你能为了环境放弃经济发展吗?等你山清水秀其乐融融了,N多鬼佬进来了,请问你拿什么去对抗?道德?还是理想?城镇化是一件大事,足以影响中国经济诺干年,而且它几乎和GDP四部分高度相关,最初是增加投资,然后是增加消费,再然后是增加政府开支,最后农民变市民进企业,还能影响贸易。因此城镇化政府的态度也是极其明确的,必须搞。但是先期的投资从哪里来?印就是了,如此简单。相信很多人要抓狂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是别急,慢慢看。近期国家加大了铁路,城际轨道建设,包括棚户区改造先行,正是为了先稳定投资数据
  再说消费。以高能耗,高污染,高增长的投资以破坏环境和使用大量的资源为代价,我国经历了一段粗放式发展的时期。说白了就是大搞基础建设,导致了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钢铁之类的资源大量的消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看看各地的PM2.5指标就知道了。为了改变增长模式,国家启动内需,鼓励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分为两方面,第一,有钱用来消费,第二:有东西可以用来消费。对应的就是如何扩大生产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分配制度。这个问题政府也说过很多次了,当下的社会太多戾气,贫富差距的加大,高房价,通胀都是罪魁祸首。这里只说一个贫富差距的解决办法,房价和通胀的问题单独说。解决贫富差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多印钱,给低保加工资,再加工资,继续加工资,加大力度补贴农民,继续补贴农民。
  中国的最大特色就是人多,是人就得衣食住行,还有N多的需求,因此在中国跟人打交道的行业总是景气度很高的,比方说饭店,宾馆,医院,学校,交通,保险,人多就有N多的刚性需求,这个是全球除了印度之外,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望其项背的优势,很多人都知道货币是资本,忽略了人也是资本,但是什么阻碍了中国人的消费?高房价,教育和医疗以及中国人的习惯。先说高房价,房价绑架了几代人的财富,自己出一些,父母出一些,再借一些付个首付,然后每月还贷,拿什么去增加消费?还得祈祷千万别失业。再说说教育和医疗,教育和医疗其实跟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很大。教育的支出目前看不到改善的迹象,这个不能瞎说,个人承担超过了一大半,国家承担了一小半,有改善的空间但是没有改善的迹象,虽然政府一直在承诺,但是效果没看见。但是医疗改革实实在在落在了实处,尤其是针对8亿农民的医疗改革国家确实做了很多,以江苏为例,一年的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也就几十块,一般的常见病按一定的比例报销,大病有补贴,但是不超过一定的额度,总之对于老百姓来说,绝对划算,具体的细节各地有不同。至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问题,这个跟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有关,以丰补歉,高储蓄率,这个可以被改变吗?当然能,2006年2007年卖菜的再看第一财经,理发店,公交车,火车站,地铁,机场到处都是第一财经,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资本。资本无孔不入,天大地大当下资本最大,当然资本最终的下场和人一样,从诞生开始,就是一个面临死亡的过程,没有谁可以躲开,这是自然的法则。
  再来说一下政府财政支出,近两年政府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从紧,但是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拉动社会总需求,但是因为缺乏具体的数据,本人也不能乱说,但是就目前来看,工资是还要增加的,收入倍增计划。国防经费还是要增加的,经济发展了需要军事做保障,教育经费也是要增加的,必须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医疗,文化,社保都是要增加的,包括腐败本身,经济发展了,总要享受一下成果的。城镇化之后,农民变市民新增加的各项开支只会更大。总之看来看去,找不到可以缩减政府支出的理由。但是税收的增长是否能跟的上支出的增长?这个还真不好说,如果存在缺口,也就是所谓的财政赤字,也并非不可能,这是后话,起码10年后才需要讨论这个问题。最后说一下公务员的工资问题,有很多人认为很高,还有很多隐性收入,本人认为这倒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公务员太多了,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公务员的工资支出占整个政府支出的比列高达百分之40多,如果精简一半公务员,即使剩下的拿高一些的工资也可以理解,关键是钱拿了,要干活,要做事,要更有效率。
  最后说贸易,贸易分为出口和进口,两者之间的差被计为GDP。说到贸易,必须要说汇率。人民币升值以来,国内的出口受到了一些影响,竞争力有所下滑。从海关公布的数据来看,进出口贸易的数据最难看的是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美经济起伏不定,导致了贸易的艰难,虽然绝对值并不难看,但是数量上全面下滑,同比都是负增长。但是近期的贸易数据是稳中有升的,外贸顺差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增加的态势,一方面欧美经济步入弱复苏阶段,另一方面全球货币宽松,释放出更大的消费潜力。从长远考虑,必须控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避免大起大落,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何减轻?超发货币,如何超发货币同时把通胀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正是本文的精华所在。另一方面,给予贸易企业更大的优惠,包括资金,补贴,出口退税等等。鼓励创新,多生产高附加值的东西,加大科技含量,这也正是政府不断强调的,经济转型。所以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2010年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然无怨无悔的推出了创业板,创业板的推出分流了部分资金,将上证指数推入了深渊。但是有些代价必须要付出。今年以来,创业板一路高歌猛进,指数从底部起来翻了一倍,而同期的上证指数涨幅是零。这也正是转型的魅力所在,春江水暖鸭先知。以后说到股市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
  总结一下今天的观点,GDP下降趋势变缓,有企稳迹象。城镇化需要超发货币,消费也需要超发货币,解决贫富差距需要超发货币,工资倍增计划也需要超发货币,控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也需要超发货币。结论就是:中国即将开启印钞机,超发货币。最后弱弱的说一下,不是有很多地方政府债务嘛?还有比印钞票更简单的解决办法吗?(未完,待续)。
   
   
   
   
   
   
   https://www.richdady.cn/case/index-10-p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元文化

GMT+8, 2024-11-23 22:46 , Processed in 0.0316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