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瞭望台关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回复: 0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
发表于 2024-10-16 03: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5月8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新网》等众多党媒以及各大门户网站,均纷纷报道了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日前向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央文史馆馆员、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嘉莹发来贺信,对将于本月10日至12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表示祝贺的消息。
  
  
  温家宝在贺信中说,先生从事教育事业近七十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满天下。70年来,先生一边孕育桃李,一边从事研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这则新闻顿时引起朝野人士犹其是民间古典诗词爱好者的极大关注。有评论人士认为,各大媒体如此倾力为温家宝提供罕见的退休后高调亮相平台,似乎绝非仅仅是为“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造势,而是有其更深的寓意。
  我绝不跟风猜测,唯有对我所敬佩的温家宝和叶嘉莹两位老人的书信和诗词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温家宝在4月20日发给叶嘉莹贺信的同时,还手书了叶嘉莹教授词作一首贺赠。这首词是叶嘉莹的《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叶嘉莹被文学界誉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乃实至名归,绝非浪得虚名。有评论家指出,“她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不仅诲人不倦而且度人无数。作为一个承习‘旧道德,新知识’家教的女子,叶嘉莹借诗词度过忧患,获得疗愈。在诗词这样一种古老而含蓄的文学形式中,叶嘉莹有所躲藏又有所释放,在一种看似虚幻的寄情中,叶嘉莹展开了自己多难、真实而审美的一生”。
  温家宝手书《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是仅仅出于他对这首词的钟爱,还是因它是叶嘉莹的代表作?我讲不清,相信许多古典诗词爱好者也不一定道得明。或许,这首词适合温家宝此时的心境吧。》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我特别喜欢这首词中的“荷花凋尽我来迟”和“莲实有心应不死”这两句。因为我也是老年行列中人,就应当以“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为楷模,学习她对学问的执着追求精神,继续努力耕耘互联网沃土。
  “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围绕中国诗学理论研究、传统吟诵与教育研究、叶嘉莹教授诗词曲创作、治学思想及教育理念研究等议题展开。届时将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等海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叶嘉莹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获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成为该学会有史以来唯一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叶嘉莹现任中央文史馆唯一的外籍馆员、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自1979年起,叶嘉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30多年来,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同时,她仍然活跃在加拿大、美国等国际讲坛上。2008年12月,叶嘉莹荣膺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3年10月,荣获“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现已成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https://richdady.cn/wap/news/item-55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元文化

GMT+8, 2024-11-27 12:45 , Processed in 0.0336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